乌夜啼·石榴
刘铉〔宋代〕
垂杨影里残红。甚匆匆。只有榴花、全不怨东风。暮雨急。晓鸦湿。绿玲珑。比似茜裙初染、一般同。
注释
不怨东风:言春日百花为东风吹落,石榴入夏而开,故不怨。
比似:好象,犹如。
茜裙:用茜草根染成的红裙。
评解
春去夏来,落红无数。而石榴花却在此时怒放,暮雨晓露,绿叶愈加玲珑剔透,新花更是如茜初染,勃发出无限生机。末句“初染”与首句“残红”相对应,时序荏苒之意宛在。
简析
此词开篇即以垂柳的轻影与地上零落的残红相对照,营造出一种春末夏初的时节感;接着将焦点聚焦于榴花之上;而后画面转至雨后的清晨,显示出雨后自然的清新与生机;末以茜裙初染的鲜艳色彩来比喻榴花的红艳,两者在色彩上达到高度的契合与统一。这首词色彩明丽,塑造了一个春末夏初、榴花绽放的生动场景,时序荏苒之意宛在。
刘铉
刘铉(1394—1458)字宗器,别号假庵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永乐十七年以善书征入翰林,笔法温媚,推重一时。次年中顺天府举人,授中书舍人,预修三朝实录,历教习庶吉士,景帝立,历侍讲学士,国子监祭酒,天顺元年进少詹事,卒于官。谨于言行,谥文恭。好学不辍,工诗善文,有《文恭公诗集》。卒年六十五。《名山藏、弇州续稿》其子刘瀚为官,亦能守父训。 8篇诗文 12条名句
千秋岁·咏夏景
谢逸〔宋代〕
楝花飘砌。蔌蔌清香细。梅雨过,萍风起。情随湘水远,梦绕吴峰翠。琴书倦,鹧鸪唤起南窗睡。
密意无人寄。幽恨凭谁洗。修竹畔,疏帘里。歌余尘拂扇,舞罢风掀袂。人散后,一钩淡月天如水。
南歌子·寓意
苏轼〔宋代〕
雨暗初疑夜,风回忽报晴。淡云斜照著山明。细草软沙溪路、马蹄轻。
卯酒醒还困,仙材梦不成。蓝桥何处觅云英。只有多情流水、伴人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