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出都二首·其一

元好问 元好问〔金朝〕

汉宫曾动伯鸾歌,事去英雄可棘何。
但见觚棱上金爵,岂知荆棘卧铜驼。
神仙不到秋风客,富贵空悲春梦婆。
行过卢沟重回首,凤城平日五云多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巍峨的汉宫辉煌壮丽,曾引发梁鸿的《五噫》之歌,惨痛的旧事已经过去,便是那英雄也无可奈何。
只看到觚棱上耸起了金雀,哪知道荆棘中倒卧着铜驼!
成仙长生之事已经轮不到秋风客,昔年的富贵徒然悲坏了春梦婆。
我走过芦沟桥头,禁不住频频回首,这宫城在往日,五彩的祥云缭绕着几多。

注释
都(dū):这里指金国的故都——中都燕京,就是今天的北京。自金海陵王完颜亮贞元二年(1153)把都城从上京(今属黑龙江哈尔滨)迁到燕京,至金宣宗贞祐三年(1215)燕京失陷,六十余年间,这里一直是金国的政权中心。
汉宫:汉代宫廷,这里指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创作背景

  蒙古太宗乃马真后二年(1243)秋,元好问应元中书令耶律楚材的儿子耶律铸的招请,北游燕京。故都依旧,而国事已非,诗人追昔感今,心情十分沉重。冬天,他离开燕京,回到忻州后,写下了这一组七言律诗。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一首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郑力民译注.《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元好问诗选译 修订版》:凤凰出版社,2011.05:第227-232页

赏析

  这首诗以汉代之事咏金朝,写金朝统治者当年在燕京大营宫室,招致亡国之祸感慨事过境迁,即使有英雄豪杰,也无可奈何了。

  首联破空而来,落笔不凡。汉宫曾经因为过度奢华而引来伯鸾的《五噫歌》,诗中赞叹了汉宫的雄伟壮观,但更多流露出的,是对豪奢宫殿旁民不聊生景象的哀叹。高亢激愤的歌声撼动了朝野上下,使得统治者闻之惊心。该诗一开始就引用了一个典故,以汉宫喻金朝,意在谴责金朝统治者过于奢华,不顾民生疾苦,大营宫室,招来亡国之祸事。而今时过境迁,即使当年的梁鸿再现,也已回天无力,徒唤奈何。

  颔联紧承首联,抨击当年金朝统治者只求豪奢,不知道亡国的惨祸将会降临到自己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《出都二首·其一》是一首七言律诗。诗的首联破空而来,落笔不凡,以汉宫喻金朝,意在谴责金朝统治者;颔联紧承首联,抨击当年金朝统治者只求豪奢,不知道亡国的惨祸将会降临到自己头上;颈联借用两个典故,借以哀叹金朝覆灭的命运,同时又寄托了人生短暂、世事无常的诸多感慨;尾联对故都燕京的变迁表示无限的哀伤。全诗苍劲老道,警策凝重,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伤怀故国故都的深沉感情。

元好问

元好问

元好(hào)问(1190年8月10日—1257年10月12日),字裕之,号遗山,世称遗山先生。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。金代著名文学家、历史学家。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、文坛盟主,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,被尊为“北方文雄”、“一代文宗”。他擅作诗、文、词、曲。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,其“丧乱诗”尤为有名;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,可与两宋名家媲美;其散曲虽传世不多,但当时影响很大,有倡导之功。有《元遗山先生全集》、《中州集》。 925篇诗文  476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水调歌头·缑山夜饮

元好问 元好问〔金朝〕

石坛洗秋露,乔木拥苍烟。缑山七月笙鹤,曾此上宾天。为问云间嵩少,老眼无穷今古,夜乐几人传。宇宙一丘土,城郭又千年。
一襟风,一片月,酒尊前。王乔为汝轰饮,留看醉时颠。杳杳白云青嶂,荡荡银河碧落,长袖得回旋。举手谢浮世,我是饮中仙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望月婆罗门引·元夕

王寂 王寂〔金朝〕

小寒料峭,一番春意换年芳。蛾儿雪柳风光。开尽星桥铁锁,平地泻银潢。记当时行乐,年少如狂。
宦游异乡。对节物、只堪伤。冷落谯楼淡月,燕寝馀香。快呼伯雅,要洗我、穷愁九曲肠。休更问、勋业行藏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江城子·王温季自北都归过予三河坐中赋此

蔡圭 蔡圭〔金朝〕

王温季自北都归,过余三河,坐中赋此。

鹊声迎客到庭除。问谁欤?故人车。千里归来,尘色半征裾。珍重主人留客意,奴白饭,马青刍。
东城入眼杏千株。雪模糊,俯平湖。与子花间,随分倒金壶。归报东垣诗社友,曾念我,醉狂无。
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